登录会员系统  |  联系我们  |  加入学会  
奖励与推荐
【CSIG奖励访谈】2024年度CSIG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关系驱动的视觉目标解析理论与方法”团队
发布时间:2025-03-03      来源: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分享:

image.png


CSIG自然科学奖授予在我国图像图形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和团队。

为宣传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聚焦获奖团队背后的故事,学会近日对荣获2024年度CSIG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关系驱动的视觉目标解析理论与方法”的项目团队进行了专访,以对话的形式,为读者们提供一次了解他们的机会。

下面就跟着我们的脚步,走近今天的受访团队吧。

问题一: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请先介绍一下团队成员:

 CSIG001_207978112.png

本项目团队共有五位老师组成,我是第一完成人秦杰,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中国科协海智特聘专家等;第二完成人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晏轶超副教授,入选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曾获CSIG优博等;第三完成人是武汉大学的叶茫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曾获CSIG青托等;第四完成人是起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邵岭教授,入选IEEE/IAPR Fellow和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第五完成人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杨小康教授,国家杰青、教育部长江学者,入选IEEE Fellow等。

问题二:了解完了团队内的各位老师,请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项目的情况:

CSIG01_207978112.png

视觉目标的精准解析是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基石,也是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领域亟待解决的核心难题。传统视觉目标解析方法往往依赖对单一关系的挖掘,然而真实开放场景中的多样化任务时常伴随纷繁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多重依赖关系。项目组围绕“关系驱动的视觉目标解析理论与方法”展开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突破了视觉目标解析中的关系挖掘、建模与理解等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点,提出了视觉目标关系互补学习理论,并据此开展了面向静态目标理解的多层次关系挖掘以及面向动态目标分析的多尺度关系建模研究,推动了视觉内容理解领域的发展。本项目有关工作得到了图灵奖/马尔奖得主、院士、会士等共百余位专家的引用和好评。基于上述成果,项目组获得了多项国际竞赛冠军,并在顶级国际期刊和会议上组织了专刊和专题研讨会。项目组研究成果得到国家机关和工业界的重点关注,服务于互联网领军企业,带来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问题三:请问各位老师在科研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推荐给大家?

在“战略”方面,做科研要有一种探险精神,不能满足于“舒适区”,要敢为人先、勇闯“无人区”。当然,做科研大多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坚持不懈、耐得住寂寞,才能在遇到困难时拥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在“战术”方面,做科研需要有明确规划、有团队合作、有学术交流等等。一方面,要做好时间管理,明确未来科研工作的长期和短期规划,按部就班的完成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多参加本领域甚至是跨领域的学术会议和各类研讨会,抓住与同行交流的宝贵机会,从前辈们身上汲取宝贵经验。

问题四: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大家是如何解决的?

CSIG1_207978112.png

项目的研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些之前预期的结果往往无法达到。例如,在研究面向动态目标分析的多尺度关系建模方面,我们发现对视频中的动态目标进行识别是比较容易的,但对其行为进行推理却相对困难。通过大量实验和不断调整方案,最终我们发现利用视频中的关键时空上下文信息,通过不断学习前后帧的因果关联,能够对目标的未来行为进行预测,实现在一定时序范围内的准确推理。因此,在遇到困难时,一定要沉得住气,抱着“屡败屡战”的心态,一口口啃下碰到的“硬骨头”。

问题五:最后,大家有什么获奖感言想说呢?

首先,非常感谢学会和专家对本项目的认可,这不仅是对我们研究工作的认可,更是对视觉目标解析这一领域重要性的肯定。其次,要感谢参与本项目研究的所有老师和同学,正是因为大家齐心协力的付出,一遍遍打磨申报和答辩材料,才有了今天这份属于大家的荣誉。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没有她们强有力的支持和无条件的付出,我不可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这么远;是她们的爱和鼓励,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永不言弃,不断追求卓越。

Copyright © 2025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技术支持:中科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