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G科技进步奖授予在我国图像图形学领域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为宣传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聚焦获奖团队背后的故事,学会近日对荣获2024年度CSIG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态势感知(SA)的智能移动应急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的项目团队进行了专访,以对话的形式,为读者们提供一次了解他们的机会。
下面就跟着我们的脚步,走近今天的受访团队吧。
问题一: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请先介绍一下团队成员:
本项目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上海辰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信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除了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我之外,团队成员还有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李高健,上海市徐汇区学科带头人、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樊志杰,上海领军(海外)青年人物、同济大学魏忠祥,国家级人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方志军,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邵旭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商习武、马天鸣老师,上海信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陆林、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杨波。团队围绕本项目,在视频处理、网络通信和网络安全等领域授权发明专利21项、形成标准5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Applied Soft Computing、China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Signal Processing: Image Communication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56篇。
问题二:了解完了团队内的各位老师,请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项目的情况:
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能防范和控制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社会安全体系中具有极高战略地位,是“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的国家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传统的应急系统存在执法现场难判断、应急响应不快捷、数据通信不安全难题,迫切需要新技术,突破现有应急管理的技术瓶颈。
本项目依托国家重点研发、公安部和上海市重点项目,面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重大需求,针对应急执法系统的智能性、实时性和安全性高要求,研究态势感知(SA)的智能移动应急执法新体系,借助智能终端泛在感知视音频等多模态信息,通过场景上传、云端智能分析和决策等环节,构建一个闭环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为及时防范和控制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活安全提供强大保证。本项目突破复杂环境下移动场景理解、弱网环境下实时可靠传输、隐私保护下数据安全共享3个关键技术,形成智能移动应急管理新生态。
项目孵化的产品在安徽、四川、湖北等10余个省公安厅和蚌埠、马鞍山等20余个市公安局推广应用,应用遍及全国300多个城市。在国庆70周年安保、澳门回归20年庆典和四川广安森林火灾救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民生等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近三年直接产值逾5亿元,新增利润逾2亿元。
问题三:请问各位老师在科研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推荐给大家?
在启动研究项目之前,要进行广泛、充分的需求调研,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资料收集,更需要深入实际、贴近一线,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需求。我们科研人员要善于在繁杂的现象中捕捉关键信息,透过表象看本质,找准真正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
科研人员要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深耕自身专业,潜心科研攻关。新时代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青年科研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紧跟学科前沿发展。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勇于挑战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难题。在科研道路上,既要有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甘于寂寞、严谨求实,也要善于开展团队协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推动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立足专业优势,青年科研人员更应该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要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努力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条。例如,我们与上海辰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信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形成产品认证证书5项,其中综合安全网关为全国首家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认证、国家信创名录该类别唯一产品,云密码服务平台是唯一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认证的云上密码产品;我们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孵化了许多产品,已经应用在各类应急管理场景中。
问题四: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大家是如何解决的?
本项目面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重大需求,从应急执法系统智能性、实时性、安全性三个角度,突破复杂环境下移动场景智能理解、通感耦合实时可靠传输、跨域异构数据安全共享三大关键技术,形成了云边端协同融合的智能移动应急管理新生态,推动了我国智能移动应急执法产业发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遇到了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难点及挑战:
首先,在复杂环境下移动场景智能理解方面,现场环境往往存在光照不均、遮挡干扰等复杂因素,导致识别准确率不稳定。对此,我们通过构建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型,结合图像、音频、传感器等多源数据,提出云边端协同的零样本视频智能理解技术。
其次,在通感耦合实时传输方面,应急现场的网络条件往往不稳定,如何保证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是一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通感耦合的互惠机制,设计面向通感一体化架构的载波间干扰抑制方法,发明可隐匿用户特征的通感一体化预编码策略,突破终端高移动导致的高时延、高丢包、低隐私性瓶颈。
第三,在跨域异构数据安全共享方面,不同部门间的数据格式和安全策略各异,数据共享存在壁垒。为此,我们发明跨域异构网络安全灵活互联策略,设计联邦域适应的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共享框架,突破跨域异构终端数据共享不安全制约,有效提升移动应急执法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通过系统性的技术攻关和反复的测试,这些难点最终得到了有效解决,使项目成功应用于实战中,得到了公安、交通等部门的认可。在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和应用部门各自优势,共同推进项目落地。
问题五:最后,大家有什么获奖感言想说呢?
感谢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颁发的奖项,这是对本项目的肯定和鼓励。感谢各完成单位一直以来的支持,感谢团队师生的不懈努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多模态智能理解与安全通信领域,响应国家政策与号召,贡献绵薄之力!最后祝学会越办越好!
Copyright © 2025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